首页 槟榔文化 妙趣横生的黎、苗族婚俗 黎族人说亲送槟榔

妙趣横生的黎、苗族婚俗 黎族人说亲送槟榔

妙趣横生的黎、苗族婚俗 黎族人说亲送槟榔

(苗族婚礼上大家热闹地喝酒庆祝。)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海南的特色文化主要是黎族、苗族等少数民族文化。而说到这些民族文化,就不得不谈到他们的婚俗习惯。黎族和苗族是没有文字的民族,只能靠图示、语言、行动和仪式来传承民族的传统文化,而婚俗正是展现民族礼仪规范、行为模式、宗教信仰的方式。少数民族聚集的琼岛,除了汉族地区悠远流长的婚俗历史外,黎苗婚俗也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本期将通过丰富多彩的黎苗婚俗,带领读者感受古老的黎苗文化。

  【黎族婚俗篇】

新中国成立以前,因为生活习惯的差异,各个方言族群的黎族人之间互相通婚的很少,多为方言族群内部的通婚。海南黎族分为哈方言、杞方言、润方言、赛方言和美孚方言五个方言区,各方言区语言、生活习惯不同,传统婚俗也有不同,同一方言区不同年代婚俗也略有不同。有的方言区杂居,婚俗也在相互自然参照中产生一些细微的变化,但各方都一致认可的则大多保持不变。但是各个方言族群内也是严格禁止同一血缘通婚的,在外围地区,尤其是沿海地区的黎族人,凡是同姓的,无论地区相隔多么远,都不能通婚。解放前黎族和汉族通婚的情况也有,但大部分是汉族商贩娶了黎族姑娘为妻,而且要一辈子居住在黎族地区。汉族女子嫁给黎族男子的很少,就是在解放以后也不多,仅出现在城市劳动者的范围里。黎族苗族通婚的为数也少,黎族地区一般盛行早婚,男女在15岁至17岁便结婚。

隆闺对歌

男女青年谈情说爱

上世纪50年代,黎族人举办婚礼用的是大长桌子,新娘、新郎和亲朋好友分坐两侧。长桌子上摆着一个大酒墩,黎族人以此用来会客,以酒寓情,显示出他们的热情好客。所谓酒肉与丝竹,好客的黎族人不仅好酒好客,在他们结系婚缘中,歌声也是贯穿始终的元素。

“五指山上,藤缠藤,藤缠树来根连根,生要同生,死要同死,我俩永远不分离……”青年男女用黎语对唱情歌,声调和韵味不同于汉语歌,显得格外婉转、动听、迷人。海南黎族青年男女一般在三月三、隆闺房中彼此相识,在交往过程中,他们通常会以对歌的形式表达彼此的爱慕之情。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对于黎族的印象是能歌会唱的原因之一。

黎寨里有许多小巧别致的茅屋,黎语叫做“布隆闺”或“隆闺”,意思是“不设灶的房子”。“隆闺房”实际上等于汉族人的“儿女房”,黎族青年男子经常聚居的“隆闺”称为“兄弟隆闺”,少女们聚集在一起的则称为“姐妹隆闺”,“隆闺”大概可以住四五人,小的仅住一人,住一人的为数较多。类似于琼南汉族婚俗中的“号”或“坊”。

“隆闺”是男女青年倾心向往的地方,他们在这里对唱山歌,互诉衷肠,共同浇灌爱情之花。每当黄昏,小伙子们就穿戴整齐,身挂火药枪和尖刀,拿着弓箭和笛萧,三五成群或独自到外村的“姐妹隆闺房”寻找情侣。他们可不是大摇大摆进去的,而是要经过一番考验。于是,从求取爱情开始,黎族不同形式、多种多样的对歌就开始“登场”了。

在对歌形式中,有开门歌、来意歌、请坐歌、试情歌、结情歌、赠礼歌、约婚歌等等。比如在试情歌时,“隆闺”里有好几位姑娘,小伙子就必须唱试情歌,姑娘们听后,谁对男子有好感,愿意跟这位小伙子谈情说爱,谁就得把歌对上。小伙子会唱:“欲想吸烟又无火,欲吃槟榔又无灰,欲想煮酒又无水,欲想交情又无媒。”喜欢他的姑娘就会接唱:“哥想吸烟妹送火,哥吃槟榔妹送灰,哥想煮酒妹挑水,哥想交情妹做媒。”与琼南婚俗的“逛号”相似,都是通过唱歌谈情说爱。

特别声明:本文为中国槟榔网自媒体平台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中国槟榔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bingzhihuang.com/culture/10361.html
其味无穷槟榔

其味无穷槟榔

DizzyCandy槟榔薄荷糖

DizzyCandy槟榔薄荷糖

和成味罐装槟榔

和成味罐装槟榔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槟榔加盟

招商热线:13278825735(点击号码拨打电话)微信号:13278825735(长按微信号复制)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微信:16067070
手机:132-7882-5735
邮箱:16067070@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