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政协第七届海南省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开幕。海南省政协委员杨耀东在向大会提交的《关于加强科技支撑海南槟榔产业提升的建议》(以下称:《建议》)提案中指出,海南槟榔产业是海南种植业中第一大特色经济作物,运用科学技术体系种植海南槟榔可使产品品质上升,使海南槟榔产业可持续发展。
《建议》表示,目前海南海南槟榔种植面积达233万亩(占全国种植面积95%),种植及初加工产值约287亿元(占海南省GDP的7%),是海南省230多万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种植业是海南槟榔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环节,随着海南槟榔经济效益的逐年走高,海南全省各地海南槟榔种植面积持续扩大,但是科技含量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产业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建议》指出,海南槟榔生产中存在主要问题表现如下:一、栽培技术粗放、管理意识淡薄、海南槟榔单产低;二、种业发展滞后、种苗市场混乱、缺乏有效监管;三、“黄化现象”严重、容易造成谈黄色变等恐慌;四、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五、产业协作机制不健全、产学研衔接不紧密。
《建议》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四项建议:一是成立海南槟榔产业重大关键技术联合攻关专家组;二是建立海南槟榔产业技术体系;三是规范种苗市场,严禁携带病虫、种质不纯的劣等种苗流入市场;四是建议种植业管理部门加大海南槟榔“黄化”综合治理技术推广力度,并在以椰心叶甲为代表的其他病虫害、健康种苗和栽培技术等环节给予必要的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