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文槟榔的第一家槟榔店“圆凤槟榔店”规模比这间大不了多少
导读
上周,一份湘商内部论坛的发言稿意外在网络曝光并引发众多争议,发言人是湖南槟榔行业七大家之一的友文槟榔董事长张志文。他抛出“传统行业对互联网思维的运用存在诸多谬误”的观点,并以友文槟榔十多年的发展为例予以分析。该报道引发了众多创业者对友文槟榔创业经历强烈的好奇。近期,记者对张志文进行了专访,对友文槟榔十多年创业历程的得失进行了整理,推出系列报道,希望该组报道对立志创业者有所帮助。
核心提示
应该说从一个炒单位鱿鱼的24岁穷屌丝,到创立“友文槟榔”品牌的企业家,从一个仅有12平米的槟榔门店,到坐拥200多亩的友文槟榔工业园,张志文的财富轨迹,无疑是一个时代烙印,是一代老长沙人当年街头打拼、赤膊厮杀的集体记忆。
从技术革新、“农村包围城市”,到1元槟榔的销售神话,从签下综艺一哥汪涵代言,再到从家族企业向现代企业的转身。在一波一波的市场拼杀中,看张志文的每一个几乎本能的改变,再看数十年后的今天,友文槟榔的蓬勃发展,我们会发现粉丝经济、体验经济以及差异化竞争、蓝海战略、云服务等这些当下红极一时的商业模式,在十几年前已经成为构建友文槟榔发展的根基和命脉。
煮酒论英雄。解构张志文这条山雀到凤凰的涅槃之路,呈现的正是一个财富神话,支撑它的不仅是一点运气,更多的是长沙人骨子里的闯劲、智慧与勇气。对于现在仍奔跑在希望自己当老板的80、90后创业屌丝来说,无疑值得借鉴和一番长久的沉思。
财富起点:冲动屌丝炒老板“鱿鱼”,12平米的短暂风光
2014年的夏天,长沙劳动东路公交公司对面,车水马龙、高楼林立,尽显繁华喧闹。
30年前,街对面一间只有12平米的方寸之地,是张志文第一家槟榔店,也是他财富轨迹的起点。
而数里之外的劳动西路176号,是张志文曾所在的原裕南街道办企业——江南风机厂,在张志文辞职几年后消失。如今,这里成为省会一家综合性三级医院。
“那时厂里搞承包,一般人的工资只有几十百把块,我业绩考核下来一个月有300多块的工资,比当时厂领导还高。最终领导没批下来,兑现不了。”年轻气盛的张志文不顾家里的坚决反对,一气之下炒了厂领导“鱿鱼”,摔破了自己的“铁饭碗”,决定下海摆摊。
当年正值邓小平南巡讲话,整个中国被“下海”热潮席卷。24岁的张志文成为其中一个。
“恰好我一个老表学了槟榔的技术,一天能搞个四五十块,一个月下来有一千多块。比在厂里干强多了。”1992年,他的第一家槟榔店就这样开张了。
张志文最初的店名并非“友文”,而是“圆凤”。其原因仅是掌握了槟榔技术的表兄妻子叫“圆凤”。家里亲戚开槟榔店,都取其名。
“大家都用同一个店名,牌子就叫得响一些。”这也是张志文脑海里最初的品牌意识的萌芽。
彼时,正是长沙手工制作槟榔最红火的时候,仅长沙城区就扎下1000多家。包括天富、甘记、兄弟、姊妹等等,这些只存在老长沙记忆里的槟榔老字号。
“一包槟榔5块钱,大家吃槟榔都是坐摩托车、中巴车过来买。有的还叫送货上门。”张志文记忆中,自己店子着实火了一把。
技术革新之变:第一桶金来自于“胖哥”槟榔的赤诚合作
如果没有后面的变革,张志文或许也不过如同长沙众多槟榔手工作坊中的一员,消失在一波又一波的市场竞争浪潮里。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一到关键时刻,张志文总能用超前的意识、独特的眼光、本能的直觉,化解危机,带着他的团队在财富轨道上高歌猛进。
这种智慧如何练就?说到这里,张志文只是谦逊的笑笑:我没有特别的,就是靠在一线,碰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
时间回溯到1994年。张志文槟榔店最初的好光景已然消逝。第一个问题随之而来!
这一年不知从何时起,张志文总能发现一批汉寿、邵东人专门从湘潭往长沙饭店、杂货店送槟榔。
这种来自湘潭槟榔最大的特点,因加了桂子油、香精等,口感更舒服,保质期更长、成本低。不仅随意一家店都可售卖,门店卖5元一包的槟榔,其进价只要2块,这让其他店老板抢着推销!
张志文本能地嗅到了生存的“危机”。很快他了解到这背后一个重要的信息:是湘潭老爷、皇爷槟榔经过了技术革新,自己办厂,并通过“送货员”向周边地区包括长沙派货。
这一波技术和物流层面的革新,将张志文原始槟榔店的优势瞬间瓦解,给张志文带来的震撼和冲击无以复加!
他决定动身前往湘潭学技术。但在当时那个年代,技术成为各家的压箱底,十分保守,要学谈何容易!
张志文首先找到向自己供应原果槟榔的中间人,认识了胖哥槟榔的老板王继业。
由于两人当时遭遇的情况都差不多,很快赤诚相待。几番接触下来,两人引为知音。当时胖哥和妻子两人琢磨出槟榔卤水的配方,对张志文是知无不言。通常一到周末时,张志文收集长沙市场反馈的问题,到湘潭向胖哥学艺。碰到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将胖哥请到长沙,现场传授。
“技术问题,胖哥真的是毫无保留。”直到今日,张志文说起这段往事十分感慨,“在生意上,能在同行中找到这么一个赤诚的伙伴,真是难得。”
据张志文回忆,两人后来情如兄弟。“我们会一起到外地看设备,胖哥的眼睛不太方便,饭桌上我会给他夹菜,走路的时候,胖哥一只手搭在我肩膀上,还一度被人误会开玩笑,怎么两个大男人关系这么好。”
张志文尝到了技术革新带来的甜头:他们赚到了第一桶金,18万。这对于90年代创业的老长沙人来说,无疑是一笔“巨款”,这也成为张志文扩张的第一笔启动资金,开启他通往财富帝国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