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看山看景看演出赏风赏情赏文化
一进槟榔谷
游客忙点赞
游客在槟榔谷景区观看黎族阿婆织黎锦。本报记者武威通讯员马睿娴摄
“妈妈,这些奶奶为什么要在身上画画呢?”“那个树上绿色的小果果是什么?”“那个叔叔为什么能用树叶吹出声音”……
今天,来自青海的游客包丽娜和家人一同来到槟榔谷游览,一路上,5岁儿子翔翔的“十万个为什么”,让她觉得新奇又震撼。
偶然间在央视上看到了槟榔谷的介绍,包丽娜动心了。“海南还有如此丰富的特色文化,船型屋、黎锦、苗绣、纹身、大力神很有特点,我们当即决定今年全家来海南过年。”包丽娜说。
顺着新建好的景区大门,跟随着翔翔蹦蹦蹦跳跳的脚步,包丽娜开启了独特的民族文化之旅。一排排的槟榔树,挂满果实的菠萝蜜树,高大挺拔的椰子树,沿途特色的热带树种,都让包丽娜忍不住掏出相机拍照留念。
突然,翔翔安静下来,让包丽娜觉得似乎有什么事发生了。
原来,在景区的一座船型屋内,一位居住于此的黎族阿婆苏英丽正在织锦,吸引了小家伙的注意力。他蹲在苏英丽身旁,静静地看着,不时用小手摸摸已经织好的部分黎锦。翔翔的好奇心当然被苏英丽察觉,她随即向小家伙竖起大拇指,问候了一句“布隆”(你好)。
走出烟熏缭绕的船型屋,包丽娜一家子在导游的引领下,先后走访了黎族陶艺馆、文身馆、屋群、牛文化馆、竹藤工艺编织坊、百年谷仓群等展览馆。
“旅游就是要走得远,看得多。在这里,黎族、苗族文化的多样呈现,这种观赏带来的不仅有视觉的冲击,更有心灵的碰撞。也许,离开海南后,我会忘了这里的绿水青山,但一定将此处的特色文化刻在脑海里。因为,这是海南独有的。”作为一名旅游达人,包丽娜走访过许多旅游城市,看着台上《槟榔·古韵》的原生态演出,结合一路上所见所闻的黎苗文化及风土人情,包丽娜不忘点“赞”。
看山看景看演出也许觉得还不太尽兴,许多游客会做出选择像孙文章一样的游览选择———爬槟榔谷后山,逛苗族狩猎文化区。
“从入园开始,我们感受更多的是黎族文化,苗族文化呈现较少。”来自成都的游客孙文章说。作为新开发的游览区,苗族狩猎文化区致力于弥补游客的这一缺憾。
刚一抵达文化区门口,四周鸟语花香,流泉叠瀑,生机盎然的自然风景,顿时将孙文章吸引。接下来,与苗族同胞一起跳起好客的迎宾舞,接受苗族的点痣祝福,孙文章乐在其中。
“看不够,印象深。民族文化是海南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它真正能融进游客的心中。”一番游览和体验后,孙文章仿佛有些乐不思蜀,干脆席地而坐,听着苗族小伙哼着小曲。(本报保城1月31日电) ■本报记者黄媛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