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美味槟榔蘸石灰包含五指山等地浓厚黎苗文化
路边摊上的槟榔和“槟榔角”。
一个装着槟榔的小篮子,一个装着蒌叶的小篮子,一小碗石灰,一个板凳。在海口路边随处可见售卖槟榔的摊贩。时不时有路过的行人停下脚步,买上一袋槟榔,不忘提醒一句“给我放石灰。”
俗话说“一口槟榔一口灰”,在海南,蘸着石灰吃槟榔是一种独特的饮食时尚。海南人吃槟榔,喜欢嚼青果,将青嫩的槟榔果切成小块,然后再把槟榔的外皮和果蒂剥除,取青蒌的叶子涂上熟石灰叠成小三角状,称为“槟榔角”,一口塞进嘴里慢慢咀嚼,享受三种原料在口中释放出的刺激。渐渐地满口殷红,两颊泛红,如同喝了醇酒一般。苏东坡诗“两颊红潮增妩媚,谁知侬是醉槟榔”,便是描述了青春少女嚼槟榔之后娇态百出的情景。
许多外地游客初见路边蘸着石灰的槟榔都会十分诧异,初次品尝槟榔,也有点难接受满嘴的涩味。第一次踏上海南岛的游客曹女士说自己第一次吃槟榔,刚嚼时味道极其干涩,渐渐地感觉到全身松软,有种喝醉酒般的感觉,晕晕的说不出话来。
如果嚼槟榔的时候不用涂上石灰的蒌叶,那就会索然无味。清朝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亦云:“凡食槟榔,必以蒌叶为佐……否则槟榔味涩不滑甘,难发津液,即发亦不红。”
槟榔的药用价值很高。中医用作治疗虫积、食滞、脘腹胀痛、水肿、脚气等症。其果皮叫做“大父皮”,能行气、利水、消肿。除果实外,树叶也可食用。根据魏晋年间成书的《名医别录》的记载,槟榔具有很好的药用功效,位居四大南药之首。
在海南,槟榔不仅仅是一种零食,更是包含着浓厚的黎苗文化。
相传在很久以前,在海南五指山下一个黎寨里,有一名叫佰廖的姑娘。她勤劳善良,能歌善舞,心灵手巧,会织美丽的筒裙,求婚者门庭若市。佰廖说:“我不爱谁家的财产,只爱对爱情忠贞的人。如果谁能把五指山的槟榔摘给我,谁就是我最爱的人。”众求婚者听后畏怯而归,只有一名叫椰果的黎族猎手勇敢地向五指山走去。他穿过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战胜了野兽和山蚂蟥的袭击,终于攀上了峰顶,摘回一束槟榔送给佰廖,与姑娘结为夫妻。
此后,当地人便把槟榔作为定亲的信物,逢年过节以及求婚、定亲和办喜事,槟榔不可缺少,主人家会为登门拜访的贵客献上槟榔以示敬意。至今,万宁、陵水、三亚一带,在迎娶拜堂期间仍有散发槟榔给前来道贺的亲友嚼食的习俗。
此外,海南人在交往中有用槟榔待客的风俗。凡探亲访友、劳作闲谈间,都会习惯地从衣袋里掏出槟榔,互相吃请,犹如请人吸烟一样,槟榔成了促使人际关系和谐的桥梁。宋代《岭外代答》一书,则写道:“客至不设茶,唯以槟榔为礼”。古往今来,海南人把槟榔作为上等礼品,认为“亲客来往非槟榔不为礼”。
槟榔果子有着独特的海南文化,槟榔树也是海南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海南盛产槟榔,随处都可见亭亭玉立的槟榔树,槟榔树在海南也被叫做“美女树”,槟榔树的外形和椰子树一样无枝,但比椰树更加窈窕秀丽。
在保亭的槟榔谷吸引着许多岛内外的游客,漫步在百万余棵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槟榔树形成的林海中,置身古木参天、藤蔓交织的热带雨林里,欣赏纺染织绣、竹木乐器演奏技法、打柴舞、黎族妇女的纹身绣面,感受最原始、最淳朴的黎族文化。槟榔花开的最浓郁的时候,满山遍野都是这黄色小花散发出来的清甜味,有着让人酥软的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