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槟榔果
台湾少数民族和黎族同胞都以槟榔作为爱情忠贞不渝的信物。和平/画
2008年的七仙女形象小姐选拔大赛选手在槟榔林里。 林萌 摄
2011年底来自台湾的“槟榔西施”在首届万宁槟榔文化节期间展示台湾槟榔果。海南日报记者 张杰 摄
跨越海峡 两地情深
台湾游,看什么?吃什么?玩什么?
也许有人会告诉你,日月潭、台北故宫、台北110大楼、士林官邸等是不可遗漏的景点;也许有人会建议你,台北的凤梨酥、台中的太阳饼、金门的高粱酒等是不可错过的美食;也许也会有人提醒你,路过台湾西部的马路,别忘了看看窗外美丽的槟榔西施。
槟榔西施,一个台湾社会独有的职业,其所赖以生存的社会土壤,则是源于台湾地区源远流长的槟榔文化。然而,同为古越人后代的海南黎族,它的槟榔文化亦丰富多彩。
日啖槟榔的习俗缘由
槟榔属棕榈科植物,常绿乔木,羽状复叶;单性花,肉穗花序;果长椭圆形,橙红色,花萼宿存,中果皮厚,内含一种子。花果均具芳香,果供食用。在我国南方地区和台湾地区多有栽植。
槟榔传入我国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海南黎族和台湾先住民很早就有食用槟榔的习惯。《海南岛志》对槟榔食用有着详细地记载,“食时将槟榔纵破 为四,纳于口中,别取蒌叶一片,涂以蚌壳灰浆,混而嚼之,随嚼随吐,流涎如血。若遇数人聚坐一堂,则地面可使尽赤。此热带住居习尚也。……偶取尝试,槟 榔、蒌叶各有一种芳烈之刺激性,必借蚌壳灰以款和之。问之食者,云如无灰,则味不甘,色不红云。海南西部人民,如崖县、临高、昌江、感恩等处嗜此者极伙, 女人尤甚。”
长期嚼食槟榔会使牙齿发红、发黑,但在台湾少数民族同胞看来,这却是一种时尚和美的象征。光绪《台湾通志》记载“台之南路,最重槟榔,无论男 女,皆日咀嚼不离口。食则齿黑,妇人以此为美观,乃习俗所尚也。”《台湾竹枝词》也有诗云:“槟榔何与美人妆?黑齿犹增皓齿光;一望色如春草碧,隔窗遥指 是吴娘。”
追考槟榔在海南和台湾地区盛行的原因,除了审美的视角,还需结合两地的气候特征来分析槟榔的药用价值。
海南黎族和台湾少数民族的居住地同属热带地区,气候炎热潮湿,瘴气较重,古代诗文对此都有详细的论述。唐代刘恂《岭表录异》载有“岭表山川,盘 郁结聚,不易疏泄,故多岚雾作瘴。人感之多病,腹胪胀成蛊。俗传有萃百虫为蛊以毒人。盖湿热之地,毒虫生之,非第岭表之家,性惨害也。”郁永河《裨海纪 游》则记载了台湾地区的瘴疠情况,“(台湾)深山大泽尚在洪荒,草木晦蔽。人迹无几,瘴疠所积,入人肺肠,故人至即病。故人言此地水土害人,染疾多殆。”
在当时生产力低下和医疗技术落后的情况下,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记载槟榔这种热带作物能“治泻痢后重、心腹诸痛,大小便气秘、痰气喘急,疗诸疟,御瘴疠。”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黎族同胞和台湾先住民都不约而同地选择食用槟榔。
槟榔传说两岸流传
由于槟榔深深融入琼台当地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中,当地百姓对于槟榔有着美好的情感,由此也流传着许多关于槟榔的民间故事传说。
相传在很久以前,海南岛崖州湾的北部有座叫瘟营大山,山里居住着3个女妖。白脸的叫“瘟”,青脸的叫“瘴”,黄脸的叫“蛊”。她们常常出没伤害 人畜,给此处的黎民百姓带来了巨大灾难。此事传到南天玉帝处,让玉帝最小的儿子宾知道了,便请求玉帝派其去惩讨女妖,为民除害。宾先后斩杀了青脸瘴和黄脸 蛊,但却不幸受白脸“瘟”的蒙骗而丧命。南天玉帝不见宾归,便派几名天将下人间寻找。他们走遍了海南岛数个角落,都未能找到宾。
当他们来到古崖州城,黎庶百姓便带他们到瘟营山去,在山里看见一堆乱石间长着一棵奇特的果树。树茎笔直,没有分枝,像个英俊威武的勇士。一片一 片绿色的叶子,像少女的秀发,结满枝头的果子呈长圆状,天将们认出这是宾的化身。百姓为纪念宾的功德,便给它起名叫“宾郎”,以此为纪念,后来便演变成 “槟榔”。
相较于黎族地区赋予槟榔英雄的色彩,台湾先住民则赋予槟榔凄美爱情的气息。
台湾的《槟榔记》中记载,很早之前,恒春有对双胞胎兄弟,因同时爱上一位美丽的少女。弟弟为成全哥哥,在一天深夜离家出走,却不幸跌入深谷身 亡。悲痛至极的哥哥随后也跳下深谷自杀。不久,深谷里奇迹般地出现一块巨大的石灰石和一株笔挺耸立的槟榔树。闻讯赶来的少女,因为失去了两位情郎而伤心欲 绝,遂以身殉情,变成了一株蒌藤。从此,槟榔树、石灰石和蒌藤紧紧缠绕在一起。为纪念这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台湾少数民族在吃槟榔时,习惯把蒌藤、石灰、槟 榔一起嚼食,让三个有情人不再分离。
槟榔文化深植两岸
海南黎族和台湾少数民族关于槟榔的悠久传说,作为两岸共有的、槟榔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族人。随着经济社会的变迁,槟榔逐渐以人际交往礼果和美好爱情信物的特质融入两岸少数民族同胞的生活中。
“槟榔是中国南方居民迎宾敬客、款待亲朋的佳果,因古时敬称贵客为‘宾’、为‘郎’,所以就有‘槟榔’的美誉。台湾少数民族也把槟榔作为待客的 上品,他们以刚摘下的槟榔为媒,在人与人之间建立友谊,传达着非常重要的情感信息”海南省委党校文史教研部副主任詹贤武认为,槟榔不仅是琼台两地少数民族 交往的礼果,也是化解矛盾的催化剂。
海南黎族有着“一口槟榔大过天”的民俗,即交恶的两个人,只要对方同意双手接下一口槟榔,就表明同意接受和解,彼此的矛盾和纠纷随即解除。无独 有偶,乾隆年间的海防知事朱景英在其记录里谈到了台湾少数民族将槟榔作为和事佳果的习俗,“解纷者彼此送槟榔辄和好”,即希望和解的一方送对方槟榔以表和 解的诚意。
槟榔不仅在黎族和台湾少数民族的日常人际交往中扮演重要角色,浪漫唯美的爱情生活里,槟榔也是不可或缺的。詹贤武说,槟榔不仅象征着幸福美满的 姻缘,同时也含有祝福新人多子多孙之意。台湾少数民族和黎族在婚恋中,都以槟榔为媒介,以槟榔为聘礼,以槟榔作应答,以槟榔为爱情忠贞不渝的信物。
道光《琼州府志》载有“亲朋来往,非槟榔不为礼。至婚礼媒妁,通问之初,洁其槟榔。富者盛以银盒至女家,非许亲不开盒。但于盒中手占一枚,即为 定礼。凡女子受聘者,谓之吃某氏槟榔。此俗延及闽广。”在黎族的订婚仪式上,男方需要带去很多槟榔送给女方,女方收到槟榔后分发给村民,意在将嫁女的喜讯 告知大家,这即是黎族民间的“放槟榔”习俗。
婚嫁以槟榔作为聘礼的土风习俗亦在台湾少数民族地区盛行。“槟榔送罢随手牵,纱帕车螯作聘钱,问到年庚都不省,数来明月几回圆。”台湾孙尔准的 《番社竹枝词》惟妙惟肖记录了台湾少数民族地区槟榔是青年男女间的爱情信物,光绪《云林县采访册》的记载则反映了槟榔在婚嫁各步骤中的频繁使用,“订盟用 番银、红彩、大饼、槟榔,完聘后仍备礼盘、大饼、槟榔。”
“高高的树上采槟榔,谁先爬上谁先尝。少年郎采槟榔,低头想他美又壮,谁人比他强,赶忙来叫声我的郎呀,青山好呀流水长……”这首脍炙人口的《采槟榔》曾风靡海峡两岸。人们在唱着这首朗朗上口的歌曲时,胸中流淌着浓浓的海峡情。小小槟榔,情牵两岸。(记者 黄媛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