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槟榔资讯 [网友说话]给槟榔调出好滋味

[网友说话]给槟榔调出好滋味

海南在线-海南新闻网汇聚海南本地新闻、生活、服务、打折信息。以“构筑网上海南”为目标,是海南本地最贴近百姓生活,体现民生动态、传达政府政策、最具影响力的公共网络应用平台。

楼主:孔山人

吃槟榔是我国南方特别是海南自古就有的习俗,甚至在越南、斯里兰卡、泰国、印度尼西亚、柬埔寨等东南亚地区也大为流行。逢年过节,年幼者给年长者献槟榔,表示祝福;朋友见面,互相馈赠槟榔,以示尊敬;客人来访,以槟榔代茶,表达对客人的敬重。槟榔在结婚、交往、调解邻里纠纷等社会各个方面都发挥了自己的作用,在海南形成独特的文化。

槟榔的食用方法是将青嫩的槟榔果切成小块,取青蒌的叶子涂上熟石灰,一同放入口中咀嚼。渐渐地满口殷红,两颊泛红,如同喝了醇酒一般。苏东坡诗“两颊红潮增妩媚,谁知侬是醉槟榔”,便是描述了青春少女嚼槟榔之后的娇态百出的情景。

青蒌是胡椒科植物,它的主要用途就是取其叶与槟榔合食。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中说:“自福建下四川与广东西路,皆食槟榔者。客至不设茶,惟以槟榔为礼。其法,斮而瓜分之,水调蚬灰一铢许于蒌叶上,裹槟榔咀嚼,先吐赤水一口,而后噉其余汁。少焉,面脸潮红,故诗人有‘醉槟榔’之句。无蚬灰处,只用石灰;无蒌叶处,只用蒌藤。”清朝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亦云:“凡食槟榔,必以蒌叶为佐……否则槟榔味涩不滑甘,难发津液,即发亦不红。”

青蒌有多种叫法,如蒌叶、浮留、扶留、荖叶、扶蒌、蒌子、青荖、香荖、蒟青、橹叶等。明朝方以智提到:“蒟即蒟酱,其藤曰浮留,今谓之蒌。……两广呼留为蒌,借字也。”明朝谢肇淛《滇略》载:“扶留,蒌子也,似桑椹而绿,味辛烈。”吴其濬在《植物名实图考》中说:“扶留急呼则为蒌,殆为一物也。”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辞海》所作的释义为:“蒌叶,Piper Betle,亦称‘蒌子’、‘蒟酱’,胡椒科,藤本,近木质,节上常生根,叶互生,革质,宽卵形或心形,对称或稍不对称,花单性,雌雄异株,无花被,穗状花序;浆果与花序轴合生成肉质带红色的果穗。原产印度尼西亚。我国南部栽培较广。藤叶入药,祛风止喘,叶含芳香油,有辛辣味,裹以槟榔咀嚼,据说有护牙的作用。”

说到蒟酱与青蒌的关系,还得先从“蒟酱”讲起。关于“蒟酱”一词的记载,可追溯到西晋嵇含《南方草木状》:“蒟酱,荜茇也,生于藩国着大而紫,谓之荜茇;生于番禺者小而青,谓之蒟,可以为食,故谓之酱也。交趾、九真人家多种,蔓生。”同是西晋人的左思《蜀都赋》也说:“邛杖传节于大夏之邑,蒟酱流味于番禺之乡。”所说的“蒟酱流味于番禺之乡”,讲的是唐蒙在南越食枸酱之事。西汉司马迁的《史记?西南列夷传》提到,西汉番阳令唐蒙在南越(今在广东)吃到一种叫做“枸酱”的美味,回到长安后跟蜀郡商人了解情况,商人告诉他:“只有蜀郡出产枸酱,当地商人经常偷偷地把枸酱拿到夜郎(今在贵州)的市场上去卖,辗转远销到南越一带当地人。按左思的意思,“蒟酱”就是司马迁提到的“枸酱”。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对“枸”字的解释为“木也。可为酱。出蜀。从木,句声。”唐朝苏敬编著的《新修本草》(世称《唐本草》)记载了蜀地蒟酱的形态:“蒟酱生巴蜀。蔓生,叶似王瓜而厚大,味辛香,实似桑椹,皮黑肉白。西戎亦时将来,细而辛烈,或渭二种。交州、爱州人云,蒟酱人家多种,蔓生,子长大。谓苗为浮留藤。取叶合槟榔食之,幸而香也。又有荜拔,丛生,子细昧辛,烈于蒟酱,此当信也。”元康中尚书刘逵注《蜀都赋》说:“蒟,蒟酱也。缘树而生,其子如桑葚,熟时正青,长二三寸,以蜜藏而食之,辛香,温调五脏。”梁朝顾野王《玉篇》说“枸,其子可作酱,出蜀中,亦作蒟”、“蒟酱,出蜀。其叶似桑,实似椹”。宋朝丁度《集韵》说“蒟,枸,果名,出蜀”。金朝韩道昭《四声篇海》中说“枸,其子可以为酱,出蜀中。也为蒟”。关于《史记》所说“枸酱”的“枸”字的读音,裴骃《史记集解》引徐广(351~425)注曰“枸,一作蒟,音窭。”《史记索隐》云:“窭,音求羽反。”因此,自东汉以后,“枸酱”改称为“蒟酱”,它们指的是同样一种东西。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义“蒟”字只有短短的一段:“果也。从草。” 对此,清朝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有一番解释:“此物藤生缘木,故作蒟。亦作枸,从木。要必一物体也。许君木部有枸字,许草部又有蒟字。盖不能定而二存之。以其实似椹也,其实名蒟,故云果也。”由于许慎明显地把“枸”、“蒟”二字区分,所以还是有人认为“枸”、“蒟”是两种不同的植物,如清朝桂馥《说文解字义证》就持有这种观点。有个别人认为“枸”是枳椇(即“拐枣”)或者枸杞甚至是魔芋。

从史书记载和词义本身来看,“蒟酱”是一种以“蒟”为原料制成的酱。那么,制酱用的“蒟”是什么植物呢?最早提出“蒟”就是青蒌的,大概就是西晋的顾微了。他在《广州记》里是这么说的:“扶留藤,缘树生,其花实即蒟也。可以为酱。”北宋朝宋祁《益部方物略记》记录比较详细:“叶如王瓜,厚而泽,实若桑椹,缘木而蔓。子熟时外黑中白,长三四寸。以蜜藏而食之,辛香能温五藏。或用作酱,善和食味。或言即南方所谓浮留藤,取叶合槟榔食之。”并说“蔓附木生,实若椹累,或曰浮留,南人谓之,和以为酱,五味告宜。”明朝方以智也说;“蒟即蒟酱,其藤曰浮留,今谓之蒌。”经过明朝李时珍的考证后,顾微“扶留藤(青蒌)可以为酱”的说法得到当今各界的普遍承认。

“蒟酱”一词也常用来称呼青蒌,这不太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明朝张萱对此就很不以为然:“蒟酱者,以蒟为酱,今其制已不可知,然亦酱成乃可称蒟酱。若称蒟即为蒟酱,是秫可制酒,而未制酒之秫亦可称秫酒乎?”如今,“蒌叶”作为植物名也有类似的问题,它容易与“青蒌的叶子”相混淆。

另外,荜茇与青蒌是不是同样一种植物呢?唐朝苏敬《新修本草》言:“荜茇生波斯国,丛生茎叶,似蒟酱。其子紧细,味辛烈于荜茇,胡人将来,入食味用。” 唐朝颜师古《汉书注》也说:“蒟酱亦名浮留,似荜拨,岭南取叶和槟榔食之。”宋朝苏颂《图经本草》对荜拨的记录颇为详细:“荜茇生波斯国,今岭南有之。多生于竹林内。正月发苗作丛。高三四尺,其茎如筋,叶青圆如蕺菜,阔二三寸。如桑,面光而厚。三月开花,白色在表。七月结子,如小指大,长二寸,类桑椹。九月采收,灰杀曝干,南人爱其辛香,或取叶生茹之。黄牛乳煎其子,治气痢,神良。” 荜茇和青蒌都是胡椒科藤蔓植物,穗状花序,卵形浆果,阔心形叶片,但荜茇叶比青蒌的叶子要小要薄,花期也比青蒌要晚。青蒌的叶子厚如王爪叶,含芳香油,有辛辣味。因此,荜茇是一种不同于青蒌的辛香类草本植物,它的拉丁学名是Piper Longum。魏晋以来,岭南人吃槟榔的习惯传到长江流域一带,青蒌也跟着引种进内地。四川的长江、金沙江和岷江一带曾经引种,但因为那里的气候不如岭南那样阳光充足,品种最终退化成“土蒌藤”,不能再用作伴食槟榔之物,而“蜀人惟取蒌叶作酒曲”了。另外有一种叫做“假蒟”(拉丁学名Piper sarmentosum Roxb.)的胡椒科植物常常与荜茇相混淆。假蒟与荜茇在形态上很相似,其主要区别是:假蒟的心形叶子要窄些,花期要长些。假蒟,海南人常称为“山蒌”或者“假蒌”,广东也有称为“蛤蒌”的。《雷州府志》记载:“荜拨叶极似蒌,亦藤生,不若蒌之蔓延也,香多辛少,味较蒌为醇,土人常取以调食,尤宜于炙田鸡。俗名田鸡为蛤,故亦曰蛤蒌。”我的同乡张跃虎先生在其专著《珠崖田野上得华夏魂》中介绍了一种类似青蒌的俗称“山蒌”的植物,并说它“最易生。取其叶炒鸡,尤香滑。俗名炒鸡菜。”(《崖州志》里对“鸡菜”条目的描述)。据了解,这种“山蒌”只作厨房配菜之用而不能用以配槟榔,相反,青蒌在我的家乡黄流只用于配槟榔而不用于配菜。张跃虎先生认为这个“山蒌”是荜茇,而我相信它确切的名字是假蒟。

“叶裹以槟榔咀嚼”是青蒌的主要用途,现在还在我国南部和东南亚广泛应用,而青蒌用于制酱则在明朝就失传了。查《现代汉语词典》,“蒌”字的下面有两个词条,其中有一条为“蒌叶”,其释义为“常绿本木植物,茎蔓生,叶子椭圆形,花绿色。果实有辣味,可以用来制酱。也叫蒟酱”。《现代汉语词典》指其可以制酱而不提用于伴食槟榔,我认为是一种缺陷。我希望《现代汉语词典》再版时能够对此词条做适当的修改。

最后说说文字规范使用的问题。在一些文献记载和日常生活中,有人把青蒌的“蒌”写成谐音字“荖”或者“栳”。既然“蒌”字(蒌叶)在多数的古典文献和现代字典中已经得到了承认,现在我们就不要再使用其它类似的字了,以免造成识读和使用上的混乱和不便。

特别声明:本文为中国槟榔网自媒体平台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中国槟榔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ww.bingzhihuang.com/article/blzx/1848.html
尚德酱香槟榔

尚德酱香槟榔

和成味槟榔

和成味槟榔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槟榔加盟

招商热线:13278825735(点击号码拨打电话)微信号:13278825735(长按微信号复制)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槟榔样品免费申请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微信:16067070
手机:132-7882-5735
邮箱:16067070@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