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快来品尝看看新鲜的台湾槟榔哦。”今天下午,万宁市兴隆槟榔示范基地内,传出带有台湾腔调的普通话叫卖声。10位穿着性感的台湾“槟榔西施”正向参加槟榔文化节的嘉宾、游客及媒体记者展示台湾的槟榔产品及槟榔文化。
据台湾槟榔协会会长粘七星介绍,“槟榔西施”最早出现在1990年代末,当时有些年轻貌美的女孩为了多卖些槟榔帮家里增加收入就穿着“清凉装”招揽顾客。其他槟榔经销商看到效果后也随之仿效,并且在与其他市县的竞争中打出了“槟榔西施”的广告噱头。随后,“槟榔西施”就在槟榔摊上流行起来,并逐步发展成为台湾槟榔文化中的特殊一景。
28岁的“槟榔西施”冰冰告诉记者,她入“槟榔西施”这行已经3年了,目前在台北新店工作。“槟榔西施最大的特色就是给买槟榔的顾客温柔、亲切的服务。”冰冰这样总结自己这个职业的特色,“来买槟榔的都是一些工作比较辛苦需要提神的顾客,在他们很劳累的时候享受有活力又温柔周到的服务,就会感到很高兴。”
据冰冰介绍,台湾卖槟榔的小店就是一个小玻璃屋,有几平方米,也有十几平方米,一般只有一个冰柜、一张桌子和一个高脚凳,浓妆艳抹的“槟榔西施”穿着“清凉装”在店内等待客人上门。除了外形有可看性外,一名合格的“槟榔西施”还必须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最主要的就是调制包装槟榔,此外,还包括相关礼仪等。冰冰说:“被录用后老板都会对新进员工培训一段时间。”
“老板,这款啤酒只有在我们槟榔摊上才有卖的哦。”24岁的菁菁在台北士林卖了一年多的槟榔,她告诉记者,台湾的槟榔小店外摊上一般还会摆卖饮料和香烟,在出售槟榔的同时会带动相关产业产品的销售额。“我们分早中晚三班工作,一班8个小时。成绩好的时候一个人就能卖出六百颗。”记者注意到,菁菁在给宾客递上槟榔的同时都会附送上一个放有卫生纸的一次性塑料杯子。“这个是用来盛吐掉的槟榔汁的。在台湾来买槟榔的顾客一般车上都会有专门的杯子,没有的会主动向我们索取。”
粘七星说:“我从18年前就已经到海南来收购槟榔了。这里的气候很好,发展槟榔产业是很有前途的。”
作者:许春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