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在遭遇了好几轮的毒食品轰炸之后,老百姓对问题食品,特别是致癌食品的敏感度几乎是到了风声鹤唳的程度。只要有相关的风声传出,那此类食品便会被踢出消费者的采购名单。但是事实上,尽管来自媒体、网络近几年,在遭遇了好几轮的毒食品轰炸之后,老百姓对问题食品,特别是致癌食品的敏感度几乎是到了风声鹤唳的程度。只要有相关的风声传出,那此类食品便会被踢出消费者的采购名单。但是事实上,尽管来自媒体、网络的宣传监督,使得不少问题食品被曝光查处,但是,一些没有经过仔细论证甚至捕风捉影,断章取义的消息也确实使得不少食品是躺着中了枪。
据查,《本草纲目》《御药院方》等中国古代著名药典中均有关于槟榔具有健体、益身的记载。可以说,槟榔丰厚的历史底蕴就是自身最好的证明。而反观此次曝光的槟榔致癌说,虽然是表面看似无懈可击,但是其致命的错误就是忽略了一个“量”的前提。
正如中科院等权威科研机构指出的那样,世界上没有哪种食品可以保证百分之百不致癌,其带给人体的健康与否,更多地是取决于合理的摄入量以及规范的生产链条。在这点上,槟榔和任何被喷过农药的蔬菜都一样,都是概莫能外。但是,如果以此就得出了吃了含致癌物的食品就会得癌的推断。那么,这种说辞虽然不算错,但是也太过片面,进行舆论宣传时,就更加应该要慎重。
不能否认,如今槟榔产业仍有一些短板亟待修补。但是针对这种传承千年的地方特色食品,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舆论,首先要做的,都应该是用科学客观的眼光去评价,进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反之,倘若非要在尚无定论之前就大肆批驳,那处于舆论矛头指向的产业必将遭到严重的损害。不仅可能引发业内的不良竞争,更加严重的挫伤企业的积极性,对整个产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长此以往,或许有一天,这张靓丽的湖南名片将彻底消失在人们的视线当中。这样的结局,不仅是中国传统食品的遗憾,对于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又何尝不是一个巨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