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玉嚼来风味别,红潮登颊日华匀。”当人们口嚼槟榔,嘴角微微上扬感受槟榔的独特味道时,忆古、思亲、家乡情、琼岛味……各种幸福滋味的交织,都随着独特的槟榔味道,流入心间。
当人们驱车行走在海南的乡村,一棵棵高耸的槟榔树成为车窗外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每到槟榔花开时节,幽幽的花香更是随风飘散,带给人别样的乡村行感受。
槟榔,作为海南百姓心目中的圣果,有着崇高的地位。它不仅是能治病的“洗瘴丹”,也是人们日常交往必不可少的“交友果”、“爱情果”。当然,随着海南建设发展的日新月异,承载浓浓家乡情、海南味的槟榔,也日渐成为颠沛流离的游子们思乡的媒介,以及四方宾朋了解琼岛的桥梁。
槟榔佳果,交友媒介
走在三亚的大街小巷,总能看到这样一群人,她们搬着小凳子沿街而坐,面前摆放着精心垒起的一个个槟榔果,无客人光临时,她们总是静静地用蒌叶裹着贝壳粉,包成一个个绿三角备用。
她们就是海南版的“槟榔西施”。海南人喜好食用槟榔,总喜欢随身带些已切好的槟榔果和蒌叶,只待闲暇时刻随时掏出食用。其实,槟榔不仅具有食用的功能,也还具有重要的交友功能,是矛盾双方握手言和的调节剂。
民俗学者詹贤武介绍,海南待客有“茶,烟,酒,槟”4种等级,槟榔是海南居民迎宾敬客、款待亲朋的佳果,《正德琼台志》就有记载:“亲宾来往,非槟榔不为礼。同时,海南黎族有着“一口槟榔大过天”的民俗,即交恶的两个人,只要对方同意双手接下一口槟榔,就表明同意接受和解,彼此的矛盾和纠纷随即解除。
海南人民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喜食槟榔,在春节等重大节日槟榔也是必不可少的年货。“年三十供奉祖先需要槟榔,年初一小辈为表示对长辈的敬重和祝福,需要递上槟榔,过年时走亲访友,也需要携带槟榔表示祝福。”三亚崖城镇城西村村民黎明智说,虽然很多崖城人家自家栽有槟榔,但过年时节,已过了槟榔产果的季节,所以很多家庭会到市场提前买好槟榔。除了购置槟榔,一些家庭也会买好铝制圆形、装饰有“福”、“龙凤”、“寿”等吉祥图案和文字的“槟榔盒”,以备过年走亲访友时装槟榔果。
除民间送神、迎神、谢神、拜祖需要用到槟榔外,“客至敬槟榔”也为许多传统的海南民俗。三亚文史专家张远来透露,槟榔被视为美好、吉祥、友谊的象征,不论婚嫁、盖房、拜年,甚至平时走家串户,人们都要赠送槟榔或用槟榔待客。客人登门,主人首先捧出槟榔果招待。即使不会嚼槟榔的人,也得吃上一口表示回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