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槟榔属著名的四大南药(槟榔、益智、砂仁、巴戟)之一,很早就是一种常用的中药。
东汉杨孚《异物志》上,最早谈到槟榔有“下气及宿食、白虫,消谷”的医疗功效。清代沈金鳌所撰《杂病源流犀烛》解释说:“下气,肠胃郁结病也。盖惟郁结,则肠胃之气不能健运,所纳谷食之气,从内而发,不得宣通,往往上行则多噫气,上行不快,还而下行,因复下气也。”所谓下气,就是肠胃方面的疾患。杨孚所说的下气,又称降气,它是我国传统医学所用的理气法之一,也就是说,槟榔可以用来治疗胃气上逆等疾病。
隋代巢元方所撰《诸病源候论·宿食不消候》指出:“宿食不消,由脏气虚弱,寒气在于脾胃之间,故使谷不化也。宿谷未消,新谷又入,脾气既弱,故不能磨之,则经宿而不消也。令人腹胀气急,噫气醋臭,时复憎寒壮热是也,或头痛如疟之状。”白虫,即寸白虫病。
汉代张仲景著《金匮要略·禽兽鱼虫禁忌并治》说:“食生肉,……变成白虫。”这是人们罹患的类似蛔虫的寄生虫病。消谷,杨孚所说当指槟榔能够助人消化,中医学上另有消谷善饥之症,指病人食欲过于亢盛,进食量多,但食后不久即感饥饿的症状,见于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等疾患。从杨孚的记述可知,在汉代已认识到槟榔有健胃驱虫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