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湖南的火车站、公交车、菜市场……仔细看你会发现,行走中的男人,甚至是女人,经常嘴里嚼着什么东西。而他们打招呼的时候,往往不是递烟,而是递过去一包里面装着几个黑色小块的食品包装袋。没错,就是槟榔。
湖南并没有种植槟榔,但是槟榔在湖南却几乎无处不在,身影遍布大街小巷,槟榔牌子更是多达几十种,其中以湘潭槟榔最出名。
湘潭被称为“槟榔之城”,湘潭人爱嚼槟榔,对于小编这个土生土长的湘潭人来说,槟榔从小也是耳濡目染,小的时候也总是在大人嚼槟榔前要槟榔吃,这时候大人们将槟榔撕下的小半塞到我的嘴里,嚼在嘴里又甜又涩,芳口满香,越嚼越有味。那时候的镇上,卖槟榔的铺子大多是买散装的称斤计量的,点上配好的卤水,有的还加上芝麻或者桂子油、薄荷、从远处就能闻到槟榔的醇香,再忙碌的人们也会停下脚步尝上几口。
湘潭有句老话,叫“养妻活崽,柴米油盐,待人接客,槟榔香烟”。可见槟榔,对湘潭人的重要性。在湘潭,逢年过节,家有大小喜事都离不开槟榔来招待客人,客人进门不用先上烟、茶,只要敬上一口槟榔,就足以表示主人的诚意。槟榔在社交场合也是一种社交媒介,在陌生人互相寒暄前,递上一口槟榔,也会拉近与陌生人之间的距离。所以,这也是湘潭人出门在外口袋里都会揣上一两包槟榔的重要原因吧。
湘潭槟榔也被称为中国天然的植物口香糖,人们在酒足饭饱,茶余之际嚼上一口,清除口腔残渣,口腔内也会马上变得很清爽,也可以锻炼牙齿,难怪很多湘潭老人的牙齿都非常好。
湘潭槟榔产业经历了从一个由初级的、分散的、小打小闹的向高级的、集中的、规模发展的过程。解放前至七十年代,以传统小作坊式加工为主,从1993年至今,是湘潭槟榔的腾飞时期,从生产加工形式上开始突破传统的小作坊式,逐步形成规模经营,涌现出数家大的槟榔加工企业。其中以小龙王槟榔、胖哥槟榔、伍子醉槟榔、皇爷槟榔为龙头企业,是通过从经营体制上开始出现私营股份制的责任有限公司,槟榔加工的品种上符合各类人群的口味,以及槟榔的经营渠道上开始冲出湘潭,走向全省走向全国。
至今,更是吸引了一批有经济头脑和现代管理知识的大学文化水平的青年人投身槟榔事业,不仅改变了湘潭槟榔界的文化素质,而且为全市槟榔事业的繁荣和槟榔文化的发展造就了一支新型的人才队伍。
小小的槟榔见证了湘潭这座城市的经济发展附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自然而然形成了槟榔独有的生命力,如今,槟榔不仅成为深受湖南人喜爱的嗜好品,更俨然成了湘潭对外形象的城市名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