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台湾三号高速公路,行经屏东县长治乡时,两旁尽是一望无际的槟榔树。陈保基看着窗外景象有感而发地说,十年来看着良田变成槟榔树,他不断思考“可以怎么办”。他透露,自己的下一步是以替代作物取代槟榔树,可可树将是首选。
全台栽种槟榔树面积约45887公顷,南投最多,有14030公顷、屏东13469公顷、嘉义7469公顷。陈保基说,虽然槟榔利润高、也省工,但嚼食槟榔易罹患口腔癌,槟榔树种植也一直面临土地利用问题,“如果价值相当,当然是‘舍槟榔而种其他’”。
昨天陈保基说,在推动活化休耕地、提高老农津贴门槛和规划自由经济示范区后,下一步将做的是辅导替代作物取代槟榔树;柠檬、火龙果等作物都是选项。至于相关辅导细节,他说,由于政策无法一蹴可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从小在屏东长大的陈保基说,屏东平原从前是整片的稻田、香蕉,近十年却看着良田慢慢消失。
陈保基说,台湾种植可可树数量少,他换算,一亩地槟榔成本约20万元(新台币,下同),收成时可卖到3万到90万元,相对可可成本既高、收成时间也短,但现在全球都缺可可,无论内外销都能创造很好的商机,加上又是热带作物,嘉义以南都相当适合。
陈保基认为,要让农民接受新挑战,除了观念转换、也必须拿出试验成果,目前在屏东九如、万峦,已有小面积试种四、五年,还无法马上成一个产业,须持续开发种植模式,让可可树逐渐取代槟榔,“如果望出去不再是槟榔、而是很多可可树,不是很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