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为棕搁科植物,槟榔干燥成熟种子,首载于晋李当之《药录》,称其具有杀虫消积、降气,行水、截疟的功效。
历代在使用本药时,有生、熟之分,认为“急治生用,缓治略炒”。
槟榔炮制方法的历史沿革大体是:
产地加工,最早见于唐《新修本草》,“槟榔(生)者极大,停数日便烂,今人北来者,皆先灰汁煮熟,仍火蒸使干,始堪停久”。《食疗本草》亦曰:“所来北者,煮熟,熏干运来”。此后,宋《本草图经》、明《本草品汇精要》、《本草纲目》等文献重复记载本法。
此法一直沿用至今,如《中国药典》1990年版要求产地加工,方法为“用水煮后干燥,除去果皮,取出种子,干燥”。而《中药志》的加工方法为“用火烘干后,剥去果皮,或先剥去果皮,加火煮,取出烘干,亦有用石灰水煮的”。
净制,始见于南北朝刘宋时代《雷公炮炙论》,“半白半黑并心虚者,不入药用……欲使,先以刀刮去底……”。历代亦有不少文献有类似要求,如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明《医学入门》、清《本草原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