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也叫Betelnut和Pinang,被人类以咀嚼为目的,当成水果一样所消费。在亚洲国家,因为槟榔的刺激特性而成为一种流行文化活动的必备品,而且还被许多仪式和印度教中的宗教活动所使用。槟榔果中含有高浓度的生物碱,事实证明:适量咀嚼是对身体健康有好处的,但长时间地过量咀嚼槟榔,将有害于健康。
槟榔果是东南亚最很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在种植园中种植槟榔树后,就不愁没有用途。比如用于咀嚼、蔬菜、木材、兴奋剂、制衣、包装材料、润滑剂和鞣酸等等。槟榔出自马来语,意思是让人精神焕发的坚果。用槟榔叶包着果实咀嚼,它能够提升神经兴奋的效果,尽管过量食用会增加患癌的风险。
槟榔果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白色坚果,另一种是红色坚果。第一类是完全成熟后收割经过二个月的太阳烘晒成型,第二类则是收割青果,煎煮并剥去外皮。印度是槟榔最大的产出国,其次是中国、缅甸,同时印度还是引领亚洲槟榔消费最大的消费国。
槟榔树普遍被认为起源于东南亚,远古时候马来西亚或菲利宾就有种植。咀嚼槟榔果的文化习俗与其种植一样古老。由于槟榔是一种产生兴奋性的水果,印度次大陆也开始引进并逐步地流行起来。虽然槟榔在印度的发源时间不可考,但是从印度的教科书和文学作品中获取的资料来看,印度人咀嚼槟榔的历史大约有二千年之久。
至于它被作为一种传统药物使用的记录,据古代印度草医学书籍中记载:其时间也可追溯到二千年前;印度人广泛食用槟榔主要是用槟榔叶裹着石灰食用所产生的兴奋作用,这也从而提升了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十三世纪马可波罗也曾提到过槟榔,随着时间的推移,尽管槟榔消费习俗被发现过量食用会诱导疾病,但许多不同形式的槟榔消费依然非常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