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来到台湾原住民聚落,常会见到身系槟榔袋、口嚼槟榔的部落妇女,住家周边则栽植有几株高高的槟榔树。在花莲县的太巴塱部落,你不一定会见到嚼槟榔的原住民,却能见到特别的槟榔工艺品。
台湾的槟榔西施名扬海外,新加坡媒体对台湾的槟榔文化充满好奇。对于常需熬夜开车的人来説,槟榔具有提神醒脑效果,因此台湾的槟榔摊多半设在重要的交通干线路旁。而在原住民乡镇,嚼槟榔似乎是传承已久的文化,太巴塱的部落妇女就利用常见的槟榔,创作出极具特色的槟榔玩偶。
距离太巴祖屋不远的玛武拉外工作室,以陶艺、植物染和体验教学为主。小小的庭院里,阳光下的筛篮里晒着槟榔核,庭园一角栽种的意以正结出淡紫色果实,这些都是充满原乡的槟榔玩偶制作材料。
慧心巧手匠人,将晒干后的槟榔果实拨去外皮,留下硬质的果核,再以工具切割并打洞,再搭配意米珠(意以果实)和圆木片当底座,经过拼接和黏贴,一个个造型可爱的槟榔瓢虫便成形;而将两颗槟榔心相互黏接,划上眼嘴,再加副眼镜和头发,就是超萌的人偶。槟榔玩偶DIY,不仅小孩喜欢,成人也爱不释手。
来到太巴塱部落,可别尽顾着参观祖屋、木雕和教堂,抽些时间尝试制作槟榔玩偶,可是他处少有的旅游体验哦。